手机看新闻
[摘要] 王氏林记烧饼店为什么开一家火一家?喷香的烧饼油条背后,有着老板王志交怎样的艰辛?他又是如何从摆摊炸油条开始,建立起国内 一家主营烧饼的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
王氏林记烧饼店,在苏州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分店开遍苏州大街小巷,每个店门前排队的人是里三层外三层,有时候会把马路堵的水泄不通,从街的这头排到街的另一头,去晚了还有可能空手而归,排队架势不亚于火车售票的队伍。
王氏林记烧饼店现在经营的风生水起,它的老板王志交,当初也是从菜市场边的摊位开始做起的。1999年,他带着老婆来到苏州,从在双塔菜场摆摊卖烧饼油条,到靠着借债盘下一家几平米的店面,一个烧饼炉一张长方桌,几乎没有转身的余地,发展到现在直营店已达20多家,加盟店也已达40家左右,年营业额高达4000万元。
王氏林记烧饼店为什么开一家火一家?喷香的烧饼油条背后,有着老板王志交怎样的艰辛?他又是如何从摆摊炸油条开始,建立起国内 一家主营烧饼的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
从小买卖中看到大发展
“早饭吃了吗?”“没有啊”“走,排队买王氏林记的烧饼去”“要排很长队呢!”“好吃呀!”这是苏州的早晨每天都在上演的场景,不论是上班族、莘莘学子还是去买菜的阿姨,王志交的烧饼夹油条是不少苏州人每天必吃的,他的烧饼铺遍布苏州大街小巷。
原先他想得很简单,那就是苏州人喜欢吃大饼油条,苏州人吃大饼油条有个 的习惯:一块烤得焦香的大饼一折为二,将一根外脆里嫩的油条裹进去,一起向嘴里送。所以,这一 搭档常常是”一副一副”买的。虽说现在的早餐五花八门,但做得好的大饼油条依然吃香,只要肯做、做得好,肯定亏不了,干点手艺活就能自给自足。
可是他做烧饼油条,人家也做烧饼油条,怎么样才能与众不同呢?他边做边观察两边的“同行”,发现他们就是机械性的不断做烧饼油条,没有任何思想。王志交自问:这是我要的生活吗?一辈子就是摆地摊卖烧饼?他对自己说不,他应该把眼光放在未来,小买卖也能做出大未来!
于是他开始琢磨,要把烧饼做大做好,要从顾客的角度,考虑他们 想吃到什么样的东西,只有做好产品,才能得到顾客的认同。于是他告诉自己,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到 。
“传统的油条里肯定含铝,”王志交介绍说,油条里的铝来自明矾,多年以来,明矾一直作为膨松剂在油条中使用。为了让顾客吃到安全美味的“无铝油条”,王志交使用的是一种新型的无铝膨松剂,这种膨松剂价格为明矾的十多倍,使用量是明矾的3倍,所以“无铝油条”才会比一般油条稍微贵一些,但“无铝油条”一经推出,立刻被争相购买,王志交的烧饼油条一下子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只有他,卖出了未来
“他做出来的大饼干净,你看他,每一炉大饼出炉后都会把炉壁刮干净,上一炉残留下来的焦末就不会粘在下一炉的大饼上了。”
“他这儿的油条是用色拉油炸的,吃着放心。”
“他们身上的工作服每天都是那么干净,看着也放心。”
“吃了这么多年大饼,从来没有吃到过砂子,说明用的芝麻好啊。”
在排队的顾客们七嘴八舌,而这样的好口碑,是无数的小细节铸就成的。王志交拿着店里 的咸烧饼说:“别看就是一块烧饼,考究可多了。”
要确保 基本的面粉用料之外,大饼表面的芝麻全部用白芝麻;大饼里的猪油都是在从肉类专卖店里拿的货; 的调料都是在大超市购买的;他还把味精换成了鸡精,因只为他发现用鸡精烘烤出来的大饼更香更软;他要求店里的 员工,只要是接触过钱的手,都不准再直接接触面粉,保证工作服每天都清洗……
王志交自谦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看到了其他人没有看到的行业未来,他没有满足于在路边的小摊小灶,而是利用这段宝贵的经历,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经营理念。“你先不用去考虑你的利润点是多少;你想要去做产量,得先把产品做好,要得到顾客的信任,才会一传十十传百。产品好了形成的口碑传播,在餐饮行业的广告效果是真实的。其次要持之以恒,不要怕没有客源,要相信自己的产品,把产品做得更好,这是我们一直的标准。”
同样是做烧饼夹油条,曾经跟王志交一起摆摊卖烧饼的,如今依然在摆摊卖烧饼,可是反观王志交,已经是拥有自己品牌的烧饼大亨,管理着一家公司,甚至已经为了加盟的问题,建立了自己的派送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