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一场伟大的断代抢救 绿城苏州桃花源被园林界誉为“中国又一园”

发表于2014-06-03

  中国是一个酷爱园林的国家,中国人是一个沉醉于园林的民族。无论是在北方,还是江南,历朝历代都留下了美轮美奂的园林。

  从北京颐和园到苏州拙政园,中国园林有9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在当代中国,谁来代表再次复兴的东方园林,百年之后,又有哪一座园林将再次成为世界艺术孤品?

  5月30日下午,中国四大名园代表、园林界泰斗齐聚桃花源,就当代中国如何继承和发扬世界遗产级的园林文化展开了一场深入探索,吸引了21CN、中国日报网、凤凰网、新华网等全国主流媒体的共同关注。

发表于2014-06-03

【媒体见证】南北园林泰斗共论中国园林的当代复兴

此次中国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论坛,将地点放在了创造中国园林最辉煌时代的苏州,在继承中国园林之风的绿城桃花源。云集了中国园林界唯一院士孟兆祯、《中国文物科学研究》副社长崔勇、《中国园林》主编王绍增、WHITRAP(苏州)专业顾问、古建专家詹永伟、苏州园林学会理事曹林娣等国家泰斗级的专家和学者。

中国园林界唯一院士 孟兆帧

  他们以北方园林代表颐和园、圆明园,南方园林代表拙政园为例,探讨了中国园林的文化情怀。现已80岁高龄的孟兆祯老先生在当天讲述了中国南北园林的东方哲学和世界意义。在谈及当代中国对园林文化的继承时,他反复强调了园林复兴的深远意义,并表示,“东方园林的复兴是对中国梦的复兴,是在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复兴打下基础”。

发表于2014-06-03

【媒体追问】从颐和园到拙政园,谁来抢救当代园林?

  百年前的东方名园,如今都已是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在帝王将相的权力烙印、文人雅士的退隐情怀之外,每一座历史名园都是中国人留给世界的财富,每一座都隐藏着中国人高深的文化境界。

北京·颐和园

  从颐和园到拙政园,无论是帝王将相的皇家园林,还是文人雅士的私家园林,中国千年的文化,造就了中国人心中深沉的园林梦想,前人呕心沥血的投入,构成了中国园林丰富的内涵,在全世界都是艺术的瑰宝、价值的巅峰。

苏州·拙政

  但是近百年来,始终没有出现能够名传全球、流传百年的中国园林,甚至出现了园林技法失传、濒临断代的尴尬局面。

发表于2014-06-03

【媒体观察】绿城苏州桃花源,被誉为“中国又一园”

  绿城苏州桃花源,历时4年打造,以严谨的园林技法、绝版的传统手工艺、唯美的中国建筑征服了全球华人圈,彻底打破了中国本土对园林的开发和研究、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处于空白的状态。

                   绿城苏州桃花源 实景图

  园林专家认为,在颐和园、拙政园等历史名园之外,理应创造出堪比前人的当代中国园林,来传承千年文化的精髓。

  在中国园林最适宜生长的土地上、文化财富正在诞生、园林技法得以发扬,与颐和园、拙政园在过去创造的辉煌一样,桃花源堪称“中国又一园”,不仅是一场建筑的实践,也是一场文化的复兴,是当代中国将东方园林推向世界的一个重要信号。

发表于2014-06-03

【媒体解读】断代抢救 东方园林再次影响全球


抢救中国建筑文化,义不容辞

  正如宋卫平所说,“在苏州这样一个千年文化积淀的土地上,不出一个中式的作品,总觉得对不起祖宗,总觉得开发的人生不完整。”

  绿城花费了4年时间,几十亿资金来完成了这一使命。从选址、布局到建材,造型、植物栽培、装饰图案选择等等各个方面做了全方位的努力。特别是邀请了香山帮加入,寻找国工巨匠参与手工打造,对断代的中国园林文化是一次历史性的抢救。

绿城苏州桃花源 实景图

发表于2014-06-03

复兴之外有创新,时代典范

在仔细观摩桃花源的工艺后,看到绿城在对传统园林的打造中研发出的一系列新工艺、新做法,专家们更是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桃花源不是对传统景观造型的简单模仿,而是用我们传统的景境追求,来写出当代的园林文章。如对长窗、美人靠、水系、山景的改造,加入了许多当代的创新,不仅是对前人的总结,更给后人留下了可参考的范本。”

绿城苏州桃花源 实景图

发表于2014-06-03

东方园林影响全球,找回文化自信

桃花源把苏州园林还给了当代中国,还给了世界,其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是全国其他任何地产作品都无法比拟的。

“经典就是一个民族的底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桃花源所复兴的东方意境,让当代地产找到文化的归属感,找到精神支柱和心灵的维系,让东方园林再次影响全球”,新园林精神代表曹林娣教授如是说。

绿城苏州桃花源 实景图

发表于2014-06-03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