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

主题:理性讨论苏州房价,本人刚需

发表于2013-09-26

【转】【转】

楼主女,24k纯屌丝,无爹可拼。 2003年大学毕业后到苏州工作,属于较早一批的新苏州人。当时苏州的房价基本在3000至4000,普通大学应届生工资1800左右。那时人们普遍嫌弃房子贵,即使买也买市区的房子,园区和新区基本被定义为农村。湖西贵都和都市花园的房子当年3000一平方,而事实上4年前,1999年,同样位置的新城花园和新加花园开盘单价只要1000一平方,在那个年代4年时间房价翻三倍已经被定义为极不正常了,开始有无数人看空,认为房价里都是泡沫,3000一平米的价格就是要老百姓的命。

各位苏州的空空,如今回头看3000的房子还贵吗?

 

   只可惜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屌丝来说,楼主当时真没钱,跟人合租了一套老房,400元一间,无家具,也没钱买床,白天在木地板上搭个小台子当桌子,吃饭写字,晚上像日本人一样桌子收起来打地铺。整天琢磨的无非是怎么交房租和月底有饭吃的事情。房价的事情那时候跟楼主完全没有交集。

 

   04年初,楼主发了笔小财。楼主被东家送到欧洲去工作了几个月,每月除了国内工资正常发以外,有1w左右的补贴,加上首次出国的安置费1w,04年底楼主回来基本上攒了人生的第一桶小金。

04年底,楼主准备买房结婚,当时园区湖东刚开发,房价3500至4500,相比湖西低一些,算了一下,一套90平米房子的价格差都可以买辆10w的车了,于是跟男友商量,订了湖东的一套90平两居,总价40w,男友交6w首付,楼主出6w左右的装修家具。(楼主男友来自农村,家里完全帮不上忙,他的6w首付来源跟楼主差不多,也是靠出国补助,相信不少05年以前买房的苏州屌丝都受益于资本家的出差津贴)

发表于2013-09-26
说说04年还房贷的事情,苏州园区当时的公积金政策非常优惠,每月有相当于全部工资的36%可以用于偿还房贷,缴费基数上限好像是8000元,也就是说那时候夫妻双方要各有8000的工资,那么公积金一个月就能还掉2 x 36% x 8000=5760元。
发表于2013-09-26
楼主的第一套房子贷款34w,10年。每月还4千多,5千不到一点。夫妻两的公积金加起来4000左右,只需要再还800多的现金,所以那时候买房真没什么压力,生活质量完全不受影响。05和06年,为了少还点利息,楼主家省吃俭用的去提前还贷了10w多,到07年中的时候,全部贷款只剩下11w了。
发表于2013-09-26
作为一套自住刚需的楼主仍然不关心房价,只是偶尔听同事说房价涨了,涨的离谱,但觉得跟自己完全没关系。07年7月的某天中午,几个同事说要去看房,楼主刚吃饱了饭,也想出去走动走动消消食,就跟着同事一起去了。
发表于2013-09-26
闲逛中,楼主的余光瞟到了一套模型,瞬间被秒。160平的大四房,3个阳台2个飘窗,对于正苦于无处安置花盆的楼主,这套房子就像是量身定做的一样啊!于是当场让售楼人员带去看了现房,更坚定了楼主的信念。
发表于2013-09-26
于是下午下班,跟老公又一起去看了房,当场交了2w定金,就算是把这套房子定下了。

这也算是楼主首次散步式成功买房。
发表于2013-09-26
定金交了,晚上回家楼主就开始琢磨卖房的事了。虽然当时并未限贷,只需要20%的首付,可楼主家前2年把所有的钱都用作还房贷了,交定金的2w已经是全部存款。16w的首付是绝对拿不出来的。所以跟KFS商量好,回家把这套自住房卖掉,3个月以内付首付。或许当时楼市真不景气,这样的要求KFS都会同意。
发表于2013-09-26
大概花了 2个月时间,楼主家的90平两居以总价63w出手了,单价7000!可能大家要问,为何1个月前楼主在隔壁小区以5300买了房,一个月后自己的房子却能卖到7000?
发表于2013-09-26
第一套房总价买了63w,还掉剩下的11w贷款,到手52w。当时那位买家特别好,答应楼主可以继续居住半年,直到新房装修好再搬走,在此特别感谢这位买家!

52w中,36w交了首付,剩下16w装修,贷款总共50w。07年楼主家夫妇都跳了槽,加薪后公积金缴费基数都可以达到上限,两人公积金加起来可以还到9000多,所以贷款只带了5年,每月还1w多一点。现金1000,仍然无压力。
发表于2013-09-26
08年,经历变故,楼主离婚了。因为考虑到我们公积金都已动用两次,不能再贷款买房,所以决定离婚后继续同时支付房贷,直到还完贷款再卖掉。
09年,楼主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准备结婚,又得开始考虑房子问题。老公想买小房子,认为压力小,也好收拾,所以当时主要在看一些比较小的户型。
上一页|1|2|上一页
/2页